×
岩土工程学报

推介孙建中教授等的黄土学系列新著

近年陆续出版的黄土学新著包括上、中、下三篇。(上篇)为《黄土地质学》,2005年由香港考古学会出版,长安大学教授孙建中编著,也是其从事黄土研究半个多世纪的总结。中篇《黄土岩土工程学》,下篇《黄土环境学》由孙建中教授与多位合作者共同编著,分别于2013、2011年由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该黄土学系列专著的出版是继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地学界出版的黄土研究重要著作,如刘东生院士等的《黄河中游黄土》(1964)、《中国的黄土堆积》(1965)、《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1966)和《黄土与环境》(1985)。张宗祜院士等的《中国黄土》(1989)、《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1996)。王永焱教授等的《中国黄土研究的新进展》(1985)、《中国黄土的结构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1990)等之后的又一套总结性新书。全面展示了黄土地质学、黄土岩土工程学和黄土环境问题三大领域研究的现状。

上篇,《黄土地质学》,全面阐述了黄土的定义、黄土的分布;我国黄土的厚度和产状的变化、黄土的地貌类型及其发育历史;黄土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研究;黄土高原河谷区及盆地区黄土与相关沉积的关系,从而制定了合理的地层表;黄土的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特征;黄土的结构构造及节理;黄土地层中的古土壤和土壤的主要类型;黄土形成时的植被与环境;黄土地层的古气候环境记录;国外黄土研究概况等。最后一章论述黄土的形成学说和成因类型。

中篇,《黄土岩土工程学》,全面总结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论述了黄土的本构关系;黄土的物理、水理、力学性质;黄土的湿陷性,湿陷性黄土地层;黄土湿陷的原因、机理与湿陷性的形成;湿陷系数与湿陷变形;湿陷起始压力和起始含水率;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承载力;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与处理。黄土区地震灾害特征、黄土的震陷与液化;非饱和黄土的工程性能;黄土建筑、黄土边坡、黄土硐室的稳定性;黄土材料的应用,天然黄土材料及改良、复合黄土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下篇,《黄土环境学》,总结了近年黄土区的地裂缝、滑坡、崩塌、泥流、黄土喀斯特、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沼泽化、盐渍化、地方病等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的规律及防治措施。此外,还在稍后出版的中篇之后设立了一个附录,补充了黄土对污染物净化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黄土对Cr3+、Cr4+和As5+及垃圾渗出液净化作用的机制。

黄土学系列新著三部,共约220万字,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半个多世纪以来黄土研究的主要成果。系统地论述了黄土的地质特征与工程性质及黄土地区的地质灾害与环境问题。是最新的,最全面,最深入的研究黄土的总结性专著,是集大成的鸿篇巨著。黄土学系列书的出版,也可以说是“黄土学”真正诞生的标志。无疑是对地质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上世纪后半期是我国黄土研究蓬勃发展的时期,50至60年代用大量理化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大量黄土物质成分的资料为黄土成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70至80年代作了大量的年代学工作给出了黄土与古土壤年代的数字化成果。80年代得出了黄土气候曲线可与深海岩芯与极地冰芯氧同位素曲线对比,从而证明黄土与深海沉积和极地冰雪沉积可以并驾齐驱,成为三大气候记录。90年代又发展了季风学说,将我国黄土研究推向了世界的前列。本书总结了这些情况,反映了这些成果。

同时还要指出,《黄土地质学》的可贵之处是孙建中先生也总结了本人半个多世纪教学与科研实践相接合, 对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及华南广大地区的实地调查,也包括对国外部分地区黄土研究资料的分析及实地考察,而进行的综合研究。并且在刘东生院士、张宗祜院士、王永焱教授等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的主要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认识、新见解和新论点。这无疑对推进黄土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价值。

孙建中先生提出的新认识新见解和新论点主要有:

(1) 黄土风成与水成之争已逾百年。孙建中教授给出一个明确的黄土的定义,即,“黄土就是风尘堆积”。同时在强调风成学说时也指出黄土成因的复杂性。风成黄土经流水搬运再堆积后可形成坡积、洪积、冲积黄土等。因而正确地提出以风成为主的多成因学说。并以郑州地区黄土为例论述了黄土成因的复杂性。 郑州处于我国黄土分带的粘黄土带中,本应厚度小,含沙量少,含粘土多,含铁量高。但实际却相反,晚更新世黄土在此厚达93m,含沙量高,含粘土少,含铁量低,呈现异常。何以致此,作者认为黄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黄土泥沙,出陕晋豫峡谷至花园口,遇华北大平原,流速突减,卸下大量次生黄土于冲积扇表面。北风又将这些次生黄土吹向黄河南岸,遇丘陵而沉积,形成异常厚度的黄土。于是次生黄土又变成了原生黄土。由此说明黄土成因问题的复杂性。

上一篇:国际土壤力学和岩土工程学会(ISSMGE)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