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动脉”建设加上“安全锁” 山东科技大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曲顺 通讯员 张瑜 青岛报道
“长期深入青岛地铁6号线工程现场,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为6号线暗挖车站支护设计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日,山东科技大学收到一封来自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表扬信,信中对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创新团队”李为腾、秦哲、王洪波、杨旭旭、冯强等师生20余人在青岛地铁6号线的工作提出了赞扬。
团队成员用科研成果助力青岛地铁6号线建设(左三杨旭旭,左四秦哲,左五王刚,左六李为腾,左七冯强,左八王洪波)
10个月的时间里,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创新团队的成员们将预紧力锚杆主动支护方法创新应用到青岛地铁6号线的建设中,使地铁隧道支护设计更科学、施工更安全,为“城市动脉”建设加上了“安全锁”。
干好“家门口”的“大工程”
晨曦初现,几位浑身泥垢的年轻人拖着疲惫的身子爬出了40米深的竖井,手中紧握的仪器和记录本里保存着他们为之奋战一夜的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很快就能变成各种曲线,直观呈现工程安全性,有了这个心里才会更踏实,虽然辛苦但绝对值得。”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创新团队研究生王彤彤说道。
团队研究生李永顺、王柯在现场认真工作,为每一条监测曲线负责
地铁的安全建设需要大量的现场监测、试验和计算工作,这也是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创新团队成员们最基本的工作。在这群年轻人眼中,这样的场景已是“稀松平常”。
10个多月,20余名师生,272个监测传感器,60余次科研进展汇报……在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创新团队青岛地铁6号线项目负责人李为腾副院长的电脑里,数百个文件中存储着团队成员们10个多月的心血。
紧随施工环节埋设监测传感器并获得最及时的初始数据,在施工中的地铁隧道里常常待到凌晨,在实验室连轴转进行模型试验和大体量数值计算,长时间待在工程一线对接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创新团队的成员们说:“虽然经常累到一沾枕头就能睡着,但是醒来依然干劲十足。”
“青岛地铁6号线工程是我们‘家门口'的大工程,最近的青医西院区站离我们学校只有几公里,我们必须把工作干好。”李为腾说,团队成员始终保持饱满热情和认真负责态度,也是团队成员们共同的信念。
时间紧就日夜不停,压力大就互相鼓劲,发现问题就多方请教、严密论证。自青岛地铁6号线开工以来,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创新团队的成员们把青岛地铁6号线工程现场当成了“战场”,紧跟施工进度,即便是春节期间,也停工不停测,获取了大量宝贵的现场监测数据,为判定围岩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预紧力锚杆主动支护方法,结合计算分析为6号线暗挖车站支护设计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稳扎稳打克难题
“能为地铁6号线工程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很兴奋,但同时压力倍增。”李为腾说,项目工期本就十分紧张,而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项目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团队成员们不得不直面来自工程设计创新、工程风险的难题。
对传统地铁隧道设计理念的“破”与“立”便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关。
据了解,传统的地铁隧道支护设计趋于保守,虽然材料耗费多,但是却不一定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有时会干扰施工,影响进度。发现问题后,李为腾便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开始探索新的设计方案,尝试采用主动支护理念来提升功效。这种理念强调及时主动给隧道岩体施加较大的支护力,改善围岩受力状态,从而提升围岩自承能力。
“施加了预紧力,就像给围岩注入了‘内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使地下工程更加稳定,这种主动的预紧力是通过张拉后的高效锁定实现的,这一‘锁',就锁住了风险,保障了安全。”李为腾说道。
有了思路还不够,要想让创新方案得到认可,真正应用到工程建设中,还离不开严密的科学论证与数据支撑,尤其在潜在的工程风险面前。于是,大量的计算、试验和现场监测数据成为最重要的一手资料。
计算、分析、监测、制图,每隔几天,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创新团队就需要带着最新数据和分析研究成果向专家、领导汇报进展。汇报材料上的每一个表格,每一条曲线背后都是成百上千个的数据支撑,而每一个数据都是团队成员们扎根工程一线的见证。
上一篇:武汉岩土所断裂相场理论研究获进展
下一篇:没有了